技術文章
【JD-XM2】山東競道光電廠家以客戶為中心,品質至上,共創(chuàng)共贏。
小麥赤霉病防治技術的準確性保證,關鍵在于科學合理地制定和執(zhí)行防治策略。以下是一些關鍵措施,以確保防治技術的準確性:
一、準確掌握防治時機
監(jiān)測小麥生長階段:小麥赤霉病主要發(fā)生在抽穗揚花期,因此必須準確掌握小麥的生長階段,特別是抽穗揚花期的具體時間。這可以通過田間觀察和氣象資料分析來實現(xiàn)。
關注天氣預報:連續(xù)陰雨、大霧或高濕天氣是赤霉病發(fā)生的有利條件。因此,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,及時做好防治準備。
二、科學選擇防治藥劑
藥劑選擇原則:選擇對赤霉病防治效果好的藥劑,同時考慮藥劑的兼治作用和對赤霉毒素的控制效果。推薦使用的藥劑包括丙硫菌唑、氰烯菌酯、戊唑醇、咪鮮胺等,以及它們的復配制劑。
輪換用藥:為避免產(chǎn)生抗藥性,應推行輪換用藥策略。不同藥劑的交替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,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。
三、合理施藥
施藥時間:第一次預防時期是小麥齊穗至揚花期,不能等不能拖。農(nóng)戶可按“見第一朵花打藥"的原則來掌握,種植面積大的農(nóng)戶防治時間可適當提前1-2天,但不得早于齊穗期。第一次預防后5-7天開展第二次預防。噴藥后4小時內遇雨要及時補防。
施藥方法:推薦使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或植保無人飛機等高效施藥器械,提高防治效果和農(nóng)藥利用率。植保無人機施藥應添加飛防助劑,提高噴霧質量,要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,保護穗子不受赤霉病菌侵染。
施藥劑量:按照藥劑標簽上的推薦劑量使用,確保藥量充足、水量足夠,并均勻噴灑在小麥植株上。
四、加強田間管理
合理密植:避免小麥種植過密,以減少田間濕度和病害傳播的風險。
排水防澇:保持田間排水暢通,防止積水導致病害加重。
清除病殘體:小麥收獲后,及時清除田間的病殘體,減少病原菌的越冬基數(shù)。
五、培訓與指導
技術培訓:加強對農(nóng)技人員和農(nóng)戶的技術培訓,提高他們的防治技能和水平。
現(xiàn)場指導:在防治關鍵時期,組織農(nóng)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(xiàn)場指導,幫助農(nóng)戶解決防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。
綜上所述,小麥赤霉病防治技術的準確性保證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,包括防治時機、藥劑選擇、施藥方法、田間管理以及培訓與指導等。通過科學合理地制定和執(zhí)行防治策略,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麥赤霉病的發(fā)生和危害。